叉角羚,时速885公里进化中跑赢了

有时会幻想自己拥有动物们的身体素质,熊的力量、鹰的眼睛......当谈到速度,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猎豹。

确实,猎豹进化出了针对速度的专门适应性,轻巧、流线型的身体使其非常适合短时间、爆发式的提速,以及在高速移动时执行极端方向变化的能力。

大致上,猎豹能够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跑。年对野生非洲猎豹使用GPS-IMU项圈,记录的最高速度为93公里/小时;年,来自辛辛那提动物园的一只猎豹,它以5.95秒的速度跑完米,并创下了98公里/小时的时速记录。

陆地速度之王的称号,猎豹当之无愧。但耐久力方面就"虚"了,最高速度只能持续1-2秒。无所谓,在你追我赶的进化具备竞赛中,它们领先着自己的重要猎物,瞪羚。

在西半球,是另一个故事。

在那里,叉角羚跑赢了美洲的猎豹,以及其他一切捕食者。美洲猎豹灭绝了的今日,叉角羚依然以88.5公里的时速奔跑,稳居西半球第一跑者的王座。

角会掉的"羚羊",其实是长颈鹿的近亲

叉角羚(Antilocapraamericana)是北美洲内陆土生土长的偶蹄类(偶趾、有蹄)哺乳动物,自己单独一科(Antilocapridae)里唯一还存活的物种。(相比之下,包括羚羊在内的牛科至少有个物种)。

从各种意义上,叉角羚都是独特的。

尽管它们名字是羚,外表也与羚羊非常相似,但从基因上看,叉角羚现存最近的亲戚是长颈鹿和霍加狓,和鹿科(鹿)、牛科(牛、山羊、绵羊、羚羊等)的亲缘比较远。

和羚羊的类似,是平行进化(趋同),占据了相似的生态位的结果。

最大的区别是角。叉角羚的每个角都由一个细长、横向扁平的骨片形成一个永久核心。这个骨质的角基与牛科的牛、羊、羚等等一样——不会脱落。

但叉角羚上半截的角质鞘,发育成像鹿科动物一样——每年脱落并重新生长。(叉角羚明显不是鹿,比如,鹿没有胆囊,叉角羚有)

这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妥协,兼长,补短——既最大限度地降低矿化和蛋白质成本,又能得到季节性修复。

西半球的速度之王

除了脱落的角之外,它们几乎就是只羚羊。叉角羚与非洲羚羊相似之处并不仅限于外表,处在相同的生态位上让它们具有相似的奔跑能力。

瞪羚在开阔的平原上,生来就有短暂的爆发力,以躲避捕食者:猎豹、狮子、野狗等等等。速度、跳跃是它们的武器。

叉角羚跑起来比瞪羚略胜一筹,跳跃能力不强,一门心思特化了跑速,兼具耐力和爆发。

作为西半球跑得最快的陆地哺乳动物:叉角羚可以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跑上7公里,以68公里/小时的速度奔驰2公里,以88.5公里/小时的速度狂飙1公里。

叉角羚具有极轻的骨骼结构和中空的毛发,并且与体型相比,拥有较大的气管、心脏和肺部,使其在奔跑时能够吸入大量空气。此外,蹄子那两个带衬垫的长尖头脚趾,有助于在高速奔跑时吸收冲击力。

虽然它被认为是速度第二快的陆地动物,仅次于非洲猎豹,但它可比猎豹持久多了。

在更新世期间,猎豹在美洲大陆上繁衍生息,还有包括长腿鬣狗在内的许多其他快速奔跑的食肉动物。大约12,年前,这些食肉动物与猛犸象和巨型地懒一起在北美灭绝。

叉角羚依然存在,它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所有现存的北美食肉动物,西半球谁也跑不过它了。

写在最后

欧洲殖民者到达北美大陆后,叉角羚一度受到了严重威胁。

一方面它们跑不过子弹,另一方面,由于不是为了跳跃而生,面对放牧而设置的围栏,叉角羚无法越过,或在试图钻栅栏时卡住死掉。

有一说一,近代北美野生动物保护做得挺到位,虽然几个亚种是濒危状态,但整个叉角羚的种群数量恢复到估计的50到万之间。在很多州,只要交钱获得狩猎许可证,就能合法的猎杀叉角羚了。

作者感谢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zz/60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