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总能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即便全书落下了剧终的帷幕,我们依旧意犹未尽。
尤其是金庸的《天龙八部》,这部著作总共涌现了三位主角,分别是悲天悯人的萧峰、多情宽厚的段誉以及憨厚善良的虚竹。
在天龙的末尾,心系天下的萧峰为了化解辽宋两国的战事,选择自戕死在了雁门关。段誉则带着一群美女返回大理,从此勤于政事、日理万机。
虚竹和段誉短暂碰头之后分道扬镳,他牵着梦姑的手走上缥缈峰,出任了灵鹫宫宫主之位。
《天龙八部》的故事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然而时隔多年,金庸在晚年又修改了《天龙八部》,他特别为段誉增添了这么一段原文: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段正兴之母姓名,史无记载,是木婉清、钟灵、晓蕾,还是别位嫔妃所生,便不得而知。
金庸寥寥几字,道出了段誉返回大理之后的故事。遗憾的是,金庸依旧没有讲述虚竹的后续故事。但若结合金庸全集来看,还是能窥见虚竹、梦姑的后续故事,他们育有一子,打伤了两大掌门人,死了数百年仍是响彻江湖。
一、虚竹和梦姑虚竹本是少林寺里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和尚,机缘巧合之下破了珍珑棋局,得了无崖子的毕生功力。随后虚竹又偶遇了天山童姥,又在冰窖得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内力。
当时天山童姥为了让虚竹义无反顾地出任灵鹫宫宫主之位,她抓了西夏国的公主剥了个精光,然后扔到了虚竹的床上。
虚竹终究只是一副血肉之躯,岂能坐怀不乱?于是虚竹和梦姑有了三日的鱼水之欢,二人最终又在茫茫人海中相遇。
随着虚竹、梦姑走上缥缈峰,二人势必恩恩爱爱、相濡以沫,不久之后就诞下一子。
此时的虚竹不仅得了逍遥三老的内力,他还练成了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生死符等武功。此外,虚竹还发现了灵鹫宫的密室,密室的石壁上刻满了许多神功招式,这些武功就连童姥也没有完全学会。
可以预见的是,生活在灵鹫宫的虚竹之子前途无量。
天山童姥曾说过,单单一门天山六阳掌就包含了天下各门武学,加上石壁上的各种神秘图案,虚竹之子在这种环境之下耳濡目染,长大之后必是一位武林高手,而后世江湖两大掌门人之死就和虚竹之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两大掌门人王重阳是射雕的早期人物,他的武学天赋很高,不仅自创神功,还一手创办了全真教。随着《九阴真经》的横空出世,王重阳也参与了首届华山论剑。凭借得天独厚的先天功,王重阳力挫群雄带走了经书,还成了五绝之首。
然而就在王重阳意气风发之时,他突然如此说道:“近来我旧疾又发,料想不久人世,欧阳锋虽然了得,好在先天功已有传人……”
对于习武者来说,旧疾就是“旧伤”,可王重阳乃天下第一高手,谁能将他打成重伤,后又旧伤复发,就此驾鹤西去?
无独有偶,古墓派的开山鼻祖林朝英也有伤病。那时杨过、小龙女在古墓打开了林朝阳的信件,发现一封书信是王重阳写的。
信中写道:闻极北苦寒之地,有石名曰寒玉,起沉痾,疗绝症,当为吾妹求之。
要知道,丘处机曾说过,林朝英只不过默默无闻罢了,否则她的武功修为绝不在四大宗师之下。何为四大宗师,自然指的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可是射雕时代的天花板人物,比起他们,林朝英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和王重阳一样会有伤病之疾?
答案很简单,这两位掌门人早年结伴闯荡江湖之时遭遇了一位超级高手,这位高手正是虚竹之子,他就是剑魔独孤求败。
三、虚竹之子为何说独孤求败是虚竹之子?
首先,杨过曾在独孤求败的剑冢探寻过,他随后得出一个结论:独孤求败至少生活在7、80年前。以杨过所处的年代往前推7、80年,正是天龙后期。
其次,杨过还发现了独孤求败的留言。石壁上刻道,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独孤求败提及的义士,不就是王重阳和林朝英两位掌门人?
此外,独孤求败弱冠之前就能在河朔大显身手,他若没有博览群书、若没有高人指点,如何在20岁之前就能自创一门破尽天下武学的剑法?
凑巧的是,那柄玄铁重剑极其珍贵,金庸写道,玄铁重剑重达81斤,由天上落下的陨石中提炼而得,乃天下至宝,普通之人得一二两也是绝难,寻常刀枪剑戟之中,只要加入半两数钱,凡铁立成利器。他却从那里觅得这许多玄铁?
如果将玄铁重剑看成是灵鹫宫里的奇珍异宝就能解释得通了,当年天山童姥用生死符掌控了七十二岛岛主、三十六洞洞主。为了换取解药,群雄绞尽脑汁,为天山童姥搜刮了许多奇珍异宝,而这一柄玄铁重剑也成了礼物送给了童姥。
随着童姥气绝身亡,玄铁重剑就传给了独孤求败,独孤求败临终前又将重剑埋在剑冢里,最后被百年之后的杨过所得。
又过了数百年,独孤求败依旧名动江湖。在清朝为故事背景的鹿鼎记时代,少林寺的澄观和尚如此说道:“武功到于绝顶,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综上,独孤求败生活在天龙后期,可过了数百年之久,他的威名仍是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