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的延续离不开繁衍,在地球上生活的动物中,从繁殖方式上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胎生动物,我们也称它们为哺乳动物,第二种是卵生动物,不过,有两种动物例外,那就是针鼹科和鸭嘴兽科的动物,因为它们属于卵生哺乳动物。
无论动物们用哪种方式繁衍后代,其分娩过程与人类相比都看起来要轻松很多,甚至不会感觉到什么疼痛。
雌性羚羊分娩以后,小羚羊仅仅只需要20多分钟就会站立,2天的时间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奔跑;布谷鸟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鸟类的窝中,这个过程仅仅需要3-5秒钟的时间,产完卵后马上就会飞走。
痛苦的分娩过程大部分动物的分娩过程没有歇斯底里的叫声,大多都是独立完成,而且很快就会恢复体力,进行觅食。
人类就不一样了,分娩时间不仅很长,有的长达20多个小时,过程也非常痛苦。在医学上,人们把痛苦的等级分为十二级,而女人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就达到了最高级别。
在经历过“骨开十指”,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可以说是拼了命才将孩子生下来。分娩结束以后,身体十分虚弱,甚至不能下床,不能进食。
为何人类和动物相比,分娩过程这么痛苦呢?其实,大部分动物在生产时也会感到疼痛,只是人类无法感知,不过和人类相比起来,动物的分娩过程的确算得上比较轻松。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人类和动物的身体构造上的一些差别导致的。
大约在万年以前,人类开始和猿分化,在万年到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直立行走,并且可以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从人类进化史上来看,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不过,这种进步同时还带来了一些“坏处”。
由于人类长时间行走,骨骼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之前庞大的胯骨会影响到直立行走时的平衡,所以,胯骨逐渐变小。随着胯骨的变小,产道也相应地缩小,这就让分娩时难度增加。
而许多哺乳动物则有着比较宽的胯骨,所以分娩时相对来说,会顺利很多。
其次,还和人类胎儿的变化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的营养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新生婴儿的体型和原始社会相比,大了很多,尤其是脑容量的增加,根据研究发现,现在社会新生儿的脑容量为cc,而和人类最接近的黑猩猩脑容量仅为cc。
换句话说,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脑容量就会增加,脑容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分娩困难,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人尝试剖腹产或者无痛分娩的原因。
最后繁衍和进化一直是所有物种都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身体结构会发生许多变化,不过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以及更好的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