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一健康苑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手颤

凡手震颤动摇,或一手独发,或两手并发者,即称手颤。《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就是震颤,亦谓颤动、振动。震颤包括头摇、手颤、身动摇等。本文只解读手颤,其他部位的震颤不作解读。

(1)肝风内动手颤:手震颤不已,伴有头晕头痛,烦躁不眠,舌红少苔,脉弦数有力,或沉细数。

(2)风痰入络手颤:手颤兼有麻木,胸胁满闷,干呕恶心,口粘,时有烦怒,舌苔白腻,脉弦滑。

(3)风寒袭络手颤:手颤兼有痛感,恶风寒,颈项不舒,有汗或无汗,舌苔白薄,脉浮或弦紧。

(4)脾虚动风手颤:手颤迟缓,握力减弱,四肢困倦,或伴有腹胀泄泻,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或弦缓。

(5)血虚风袭手颤:手颤发麻,面色无华,头眩,心悸,失眠,唇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

(6)阴虚风内动手颤:手指蠕动,神疲心悸,口咽发干,形体消瘦,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肝风内动手颤与阴虚动风手颤:前者责之于肝,后者责之于肾,肝肾同源,均属下焦。但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肝风内动手颤多见于肝阳素旺之体,肝主筋,肝阳亢盛,阳动生风,故见手颤。阴虚动风手颤多见于素体阴虚内热或热邪久羁下焦者,肝肾之阴被灼,阴虚不能潜阳,阳动生风,出现手颤。两者的区别点在于实证手颤多骤然发作,且震颤较剧,伴有头晕头痛,脉有力,舌体偏硬,舌质暗红;虚证手颤发生于热病后期者为多,震颤较缓。吴鞠通形容谓“手指但觉蠕动”(《温病条辨》),伴有精神不振、心悸、咽干口燥,脉细数,舌干绛少苔。

治疗:实证手颤宜平肝熄风止颤,方选羚羊钩藤汤或天麻钩藤饮;虚证手颤宜滋阴熄风止颤,方选二甲复脉汤。

风痰入络手颤与风寒袭络手颤:皆由外风侵袭所引起,不同点是风痰入络手颤其经络内有深伏之痰饮,指征为形体肥胖,面部虚浮,时而指端发麻,或四肢郁胀,伸展不舒,或咽喉不爽,舌体肥大,苔白腻,发病后,手颤多兼麻木,此证多见于老年人。风寒袭络手颤系营卫不和,风寒直接客于手部所致。一般有明显的气候因素,起病后兼有风寒外感症状,手颤且疼,此证多见于青年人。风痰入络手颤治宜除风化痰,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

脾虚动风手颤与风痰入络手颤:“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湿聚,则易生痰,痰饮内伏,痰动风生,则现手颤。可见,两者的病机是一致的,即脾气虚馁。但脾虚动风手颤,系土虚风木内动而手颤。风痰手颤是由于风痰互结,搏于经络,经脉失却约束所致。两者症状是有区别的:脾虚风动手颤时颤时止,手不能任物,手握无力,有疲劳困乏感,并有纳差、口淡等;风痰入络手颤兼有麻木,如蚁行,手指有郁胀肝,并有呕恶胸满,口粘苔腻等。脾虚动风手颤的治疗,宜健脾培土定风,可以六君子汤加钩藤、当归、白芍、防风等。

血虚风袭手颤与阴虚动风手:两者都是在阴血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者手颤较轻,后者手颤重;前者多发生于慢性亏损疾病,后者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前者偏于心肝血虚,特点是手颤发麻,皮肤发痒,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血虚证;后者多肝肾阴虚,特点是手颤伴有明显的内热证,如口咽发干,皮肤干燥,脉细数,舌红绛,甚则舌卷。血虚风动手颤治宜养血熄风止颤,方选定振丸。

手颤多发生于成年人,但小儿亦有所见,原因是由于惊恐伤肾,肾累及肝,筋脉失却任持,故手颤。临证可见手颤不休,平举更甚,有忧惧状,尺脉虚,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养肝,可选六味地黄丸合青蛾丸加枸杞子、菊花、麦冬、五味子等。

手颤虽然局限于手部,但常常是内脏病变的征象,特别是肝风内动与风痰入络相博的手颤,多为中风的先兆。因此对于手颤一症要积极治疗,科学调摄,防微杜渐,以防中风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zz/21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