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第九则境界为根本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人间词话》第九则一诗盛行于唐朝,有风格差异,但无派别之分。宋代时各类诗话作品蔚然成风,真正开启了一个派系林立的时代。诗话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各有其说,滥觞于欧阳修,至严羽而蔚为大观,百家争鸣。二王国维这则提到了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及清朝王士祯提出的“神韵说”,同样作为评论文学的《人间词话》,又是否更胜一筹呢?王国维开局就气势取胜,他直接否掉严羽提出的“兴趣说”以及王士祯提出的“神韵说”,毕竟他是有着一身傲气的。他觉得尔等均为隔靴挠痒,不成气候,反而自己的“境界”一出,谁与争锋?王国维这里是有些“膨胀”,他有他的底气,因为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中曹刘煮酒论英雄时,刘备问曹操,你觉得天下谁才称得上英雄,曹操笑着说:“唯有君与操耳。”有如此魄力之人,往往是有一定才识之人,方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言归正传,我们继续看这一则。王国维开局一把刀,先拿了严羽的《沧浪诗话》祭旗。在严羽看来,盛唐大诗人之所以成就出第一流的诗艺,就在于他们完美把握了兴趣。李白、杜甫诸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而孟郊、贾岛之辈,只似虫鸣草间而已,严羽认为古人的诗,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诗,是用兴趣写出来的。而其后很多人写诗是用文字在写,用才学在写,用议论在写,虽然也算工工整整,但这已经不是古人的诗了。四我们接着看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士祯以司空图的《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为两大支点的。王士祯自己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他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一首诗若能如此,便具神韵。五写诗之前强调兴趣,写成之后则注重神韵。一个在诗前,一个在诗后。其实不管是严羽“兴趣说”还是王士祯的神韵说,都是片面的。如果诗词创作只强调兴趣,那作品的神韵就会空虚;如果诗词创作只注重神韵,那作品就会显得轻浮。王国维的“境界”之说,将诗词创作的种种融合为一个整体,有写诗之前的兴趣,有创作过程的情景交融,有写成之后的神韵等等。他的境界之说是全面的,又是可以感知的虚幻,这样的感知只能用“境界”来概括。用兴趣太粗太糙,用神韵太浅太薄,唯有“境界”二字,恰得其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pz/632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