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第安部落惊讶美国式反差环球网

在去羚羊谷的路上,我们的汽车在美国西南部旷野中驰骋。一路满眼荒芜,周围了无人迹,偶尔在眼前掠过去的零落的小树丛,没有一点生机。这寸木难长的荒漠,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98号公路的一条小岔路,一个籍籍无名的印第安人小村凯必多散落在荒漠上。美国大约有多万印第安人,一多半仍然生活在多个保留地上。保留地多数就在中西部的荒漠上。

一名正在演奏乐器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困境

靠近大路的一个小聚居地,有几幢黄土小屋,门窗凌乱,搭建粗糙。村前狭窄的柏油马路斑驳破碎,村中黄色土路上,一匹马和几只狗在四处闲逛。马儿在路边顺嘴叼起一个绿色的饮料瓶,在这里想吃一口嫩绿的青草是奢望。小狗盯着我们手中的食物,希望能分一口残羹。从经济发达的东部大城市来到这里,有着触目惊心的反差失落感。

村里唯一的商店,功能齐全,从蔬菜、零食、饮料到快餐,从邮局到提款机,日常必需品和服务一应俱全。我们点了鸡块、玉米热狗,印第安大妈给我们夹鸡块,彼此除了微笑,没有别的交流。几个穿着黑色镶花边衣服的老太太走到商店门口,跟售货员大妈笑谈几句,又走了。生活在这儿有着无所事事的悠闲。其实大家能干什么呢,不远处的羚羊谷导游工作,大概是这里唯一的工作机会,但那也只是几个年轻男女的活儿。

很多地方至今不通水电

朋友曾到附近的印第安保留地部落做救济工作。他感慨地说,当地印第安人生活穷困落后,成年男子拿着政府的救济金赌博酗酒嗑药,醉生梦死。生活的所有重担都压在妇女和孩子身上。在贫瘠荒芜的土地上,养家糊口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很多孩子早早辍学,为一家的温饱挣扎着。

在美国这个高科技国家里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印第安保留地不少地方连电、电话和网络这些普通的现代化东西都没有,仍处于原始部落状态。我们行驶在这里,发现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信号。加上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困顿潦倒。

美国一些印第安保留地有近40%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落后的健康条件、儿童低存活率以及高自杀率导致他们只有55岁的平均寿命,这在一个现代化国家简直不可思议。

印第安人的羚羊谷公园

离开凯必多小镇,我们很快来到羚羊谷公园。游玩过几个国家公园,售票接待处尽管不是高楼大厦,但也是整洁齐整的房子,里边有空调和现代化设施,大厅里如博物馆般贴满公园的照片和介绍。羚羊谷公园是在印第安保护区,由印第安人自己管理,门票比起国家公园有如天价。到达景点,出现在眼前的售票接待处却是路边沙土地上搭起的几个仅容一两人转身的小棚。有些工作人员在窄小的棚里售票,有些在尘土飞扬的场地上招呼客人排队上他们的简陋敞篷车。公园与公园的反差之大,让人咋舌。美国国家公园接受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和维护,富翁般的奢华。羚羊谷公园却是穷人唯一可以拿出手给人瞟一眼的“祖传宝物”,包在破旧灰暗的包袱布中。

羚羊谷风光炫目灿烂,印第安导游尽职尽责地介绍景点,帮助游客选择照相角度,抓起地上黄沙对着漏进谷中的光柱抛撒,制造拍摄的特殊效果。或许这些都让游客觉得昂贵的票价物有所值?作为保留地荒漠上印第安人唯一可以用来盈利的一点地盘,羚羊谷却因常年接待海量的游客以及风霜雨雪侵蚀,正在逐渐被破坏。

国家公园和印第安保留区公园的现状和出路,正是美国普通民众和印第安人生活的真实投影。美国各个移民群体反对歧视、表达本民族意愿的时候,往往理直气壮并且很容易闹得沸沸扬扬得到整个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pz/424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