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郑启仲熏陶在秉承钱乙“五脏证治”学术想法根底上,造成了“从肝论治”的学术想法,临床中对平肝息风 要药羚羊角情有独钟,并将羚羊角的阅历概括为“退高热,息肝风,抗过敏”3大特点。底下小编为众人详细引见。
羚羊角
羚羊角,味咸,性寒,归肝、心经。成效:平肝息风,清热解*,清肝明目。主治:热病神昏,高热痉厥,谵语发疯,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眼花,怒火上炎,目赤头痛。
《本草纲领》曰:“羚羊则属木,故其角入厥阴肝经甚捷,同声相应也。肝主木,开窍于目,其病发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病发也,赤子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者肝之神也,病发则惶恐不宁,狂越僻谬,而羚羊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病发则瘀滞下注,疝痛*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羊角能散之。相火寄予肝胆,在气为怒,病则苦闷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羊角能降之。”
临证心得
郑启仲熏陶在50余年前的儿科临证生活中,在秉承钱乙“五脏证治”学术想法根底上,渐渐造成了“从肝论治”的儿科学术想法。他对平肝息风 要药羚羊角的运用堪称情有独钟。依据郑启仲熏陶所讲,联结他所治典范病案,将其运用羚羊角的阅历概括为“退高热,息肝风,抗过敏”3大特点。
案
调节荨麻疹
魏某,男,12岁,山东省莘县人,年7月6日初诊。
满身风团一再发生两年余。患者于两年前因不明道理浮现满身风团而救治,病院诊为“荨麻疹”,赐与 那敏片、钙糖片等调节消逝,克日又发,夏秋天为重,中西药多种法子调节不愈,且有加剧趋向,这次发生已6天而来诊。现时:患儿脸部及两胁皮肤风团累累,色红,瘙痒,心烦易怒,坐立担心,烦渴欲冷饮,纳可,大便滞而不畅,小便*,舌尖边红,苔*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瘾疹。西医诊断为荨麻疹。辨证属肝胆湿热,风遏肌肤。治宜清肝利胆,化湿除风。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10g,龙胆草6g,*芩10g,栀子10g,生地*10g,当归10g,滑石15g,车前子10g(包煎),防风6g,甘草6g。3剂,逐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7月9日。服上方2剂后瘙痒稍缓,其父自行停用抗过敏西药,第二天又痒如前。上方加羚羊角粉3g(分2次与上药冲服)。3剂,逐日1剂,水煎服。
三诊:年7月12日。服上方1剂减少,3剂诸症消逝。神静气和,舌转淡红,苔白微腻,脉现缓象。其父求郑启仲熏陶根治之方。故在上方去龙胆草、栀子,加土茯苓15g,羚羊角减为1.5g。4剂,逐日1剂,水煎服。嘱停用西药。
四诊:年7月16日。风团未见再发,上方改隔日1剂,连服5剂,停药察看,随访2年未见复发。
案语:郑启仲熏陶讲,羚羊角的抗过敏影响是一定的,且用量易偏大,因价值昂贵而只管不必,实证、热证、重症,他药罔效时,可斟酌在辨证遣方根底上加羚羊角,罕见愿望疗效。他曾幽默地说:“羚羊角的退高热、抗过敏影响好似西药的激素同样,且无激素的副影响,惋惜咱们中药无激素之称呼!是阅历,是诌言,是谬语,捧予同志试验与指点。”
好书保举
《郑启仲儿科疑问病临证心得》
点进封面加入悦医家·中医学塾采办此书
体例引见
国度级名老中医郑启仲熏陶从医60年,深谙典范,专注临床;博学多才,撷采众长;持恒儿科,学验俱丰。本书经过医家小传、学术菁华、临证精粹、门生心悟几个板块体例的引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郑启仲熏陶不同平凡的成才经过;典雅的医德情操;疗养儿科疑问病的名贵阅历。全书组织冗长,体例丰硕,特点鲜明,准确可用,是中医和中西医联结医生、高足的案头良朋。
往期出色保举
RECOMMEND7种中成药,治理风湿痛看手知疾病(不是手相!)
学会两道菜,壮健太小暑
版权说明本文选自《郑启仲儿科疑问病临证心得》,(华夏中医药出书社,郑宏郑攀主编,郑启仲主审),转载自“中医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