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奔跑

展现动物世界的影像中,常常会有食肉动物追逐着成群草食动物奔跑的场景。草食动物,尤其是那些偶蹄目成群奔跑的画面可以称得上是蔚为壮观。

这种场面其实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如今大热的内卷这一概念不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捕捉着风吹草动,没命狂奔——实际上大部分在狂奔中的羚羊并不是直接地发现了捕猎者危机,而是通过其它同伴的反应来作出反应的,从而形成了一次次势如排山倒海的奔跑洪流。

羚羊等等草食动物们的反应当然是出于它们自身被设置好的本能系统,这对于它们的生存大体是有利而无害的。同时这也囿于它们的智能等级。处于智能等级更为高级许多的人类,如果仅以羚羊那般智能反应应对人世生活的种种,未免不是犯了无知无识,不思不辨的懒惰之罪。

恐惧使它们奔跑,恐惧也使我们跟着别人奔跑。

其实“大流”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就像草食动物大批量野蛮狂奔时是可以将一切捕猎者挤进洪流踩成肉泥的。会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可能是在它们当中的羸弱者。

但“大流”同时也没有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谁,你一定也是羚羊吗?你真正认识那个他们喊着“危险”的那个“危险”吗?有没有可能你会是一沼泽怪物大条森蚺,或是无所畏惧的平头哥、大银背、变色龙什么的。那些让别人尖叫的,在你实则是并不为惧的。

又或者你干脆只是一只安身在地底下的小鼹鼠,那些危胁确实会让你的世界摇摇晃晃,但也仅此而已,因那终究是另一个次元的事。

时代潮流当然左右了我们很多,但同时作为一个高级智能个体,人在所处的时代浪潮里,依然可以作出很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价值的思辨和抉择。

就最近“丰县惨案”一事而言,可以明确看到,大环境是如何温水煮青蛙泯灭其中人的良知的。

无视幸存者偏差,无视受害者在他们所谓“幸福”之前的一切遭遇以及许许多多在被拐骗过程中致伤致死致残折磨至疯的永难再向社会发出声音的女性的悲剧存在,还在这里发表“我们这里比他们富啊,拐过来反而过得好不是吗?”的愚蠢欠揍理论。。。

——他们是怎样可以自然而然代入“优越施暴者”这个角色发出这些言论的?一方面他们天然地相信自己不会是受害者,也因此他们无法代入受害者去思考那些苦难的可怕和施暴者的可憎;另一方面,他们周围全是他这样的人,或是他/她已经完全放弃去客观认识事件和思考了,毫不抵挡地接受了“现象”和“大流”——“我们这里都是这样。”

他们也许真的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但这些人却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共犯和施害者。

——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变成施害者,那也毫无疑问地每个人都会变成受害者。

我其实并不太喜欢在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pz/162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