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五代广陵人,一位名副其实的“贵族词人”。他的生活优越舒适,作为南唐的宰相,他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然而,他的词却并非仅仅描绘他的安逸生活,而是以一种清新自然,情感浓郁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充满感性的艺术世界。
冯延巳的词集名为《阳春集》,其中收录的词大多描写闲情逸致,透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他的词不仅具有“五代花间词”的清丽婉约,而且不再拘泥于闺阁之情的描写。他的视野与格局超越了同时代的词人,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被誉为“五代之冠”的词人的文字世界,一起品读其中的婉约风情。
第一首:《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首词其实是一首祝酒词,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美满生活的期许。其言语清新明丽,语浅言深,每每读之朗朗上口,深得民歌精髓,实乃佳作。千百年来,对于美好感情的期许,使得这首词传唱不息,词中隐藏的不求富贵荣华,只求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至纯深情令人动容。
第二首:《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表达了孤独惆怅的情感。全词描写一种如飞絮游丝般清淡的惆怅之情,永存常在的迷惘总会在不经意间窜上文人的心头。词人将这种如羚羊挂角的幽玄意境诉诸笔端,轻灵而曼妙,与文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第三首:《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的词中也不乏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这首《谒金门·风乍起》中,他以闲引鸳鸯、手挼红杏蕊、看斗鸭等一系列活动,衬托她的心不在焉和落寞无聊。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盛名已久的佳句,其中含义一语双关,既有写景之实,又有暗喻女主人心中泛起的思春涟漪,是心绪暗喻之虚。词人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着哀怨惆怅,描绘得细致入微、清丽且婉约、简练而传神,令人赞叹。
第四首:《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这首《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是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一幅动人的春闺之情的佳作。通过依偎的杨柳、穿帘而过的燕子,游丝飞絮,落地红杏等景致来暗示春日将逝,离情依依,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达到了人景合一的高度统一,而用词明丽,用情柔腻婉约,堪比精雕细琢的艳丽画卷,浓雅则至清,清艳绝伦。
第五首:《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春草堪见未写伤春闺情,却咏叹年华易逝,良会难得”。这首《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是篇精致雅丽的咏春惜别之作。全词通过描写春寒料峭,冬雪未化,却梅花独自盛开之景,与喜鹊筑巢,月照寒草等对照景色,细微地刻画出金陵别致的初春景象,一句一景,一步一情,引人入胜,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全篇语言清丽明快,构思精巧,意境深邃而造语自然,实乃佳作。
冯延巳的词以情感为中心的抒情状态,以朦胧的哀怨之美,铸就了清新自然的词体特征。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清新逸发的独到之处,也展示了五代时期南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5首,不知诸位最爱哪一首呢?亦或者另有所爱,欢迎评论区补充分享。#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