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一条商业街,有很多欧洲商贩,但游客

非洲的一条商业街,有很多欧洲商贩,但游客更愿意买本地的特产

共和国大街位于苏丹首都喀士穆市中心,呈东西走向,绵延几千米,相对来说,它的西端更为繁华一些,从这里向南北两边延伸,自然形成了一个方圆上千米的商业区,被称为欧洲市场,阿拉伯市场也在这条大街的西边。在阿拉伯语中,喀士穆的意思是“大象鼻子”。这个名字来自它的地形特点。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一条是水色湛蓝的青尼罗河,另一条是水色莹白的白尼罗河,它们流到喀士穆附近交汇到一处,颇似大象鼻子,于是人们就叫它“喀士穆”。

喀士穆是世界上有名的“热都”,气温常常高达摄氏40度以上,即使是日落之后,柏油马路仍然是软软的。为了抵抗酷热,喀土穆人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上都栽种了成片的榕树。它们枝叶繁茂,从街道两侧向街心上空伸去,形成了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让行人获得一些阴凉,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共和国大街两侧除了栽有榕树外,很多沿街建筑的底层还特意向内凹进一块,形成了一条通廊,这也是为了抗热,也算是一种善举。小商贩们躲在通廊下的阴影中,背靠廊柱摊开一块布,放几样东西,就可以做起小生意来。

地处喀士穆繁华的商业地段的共和国大街,实际上只有它的西头很热闹。这里自然形成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商业区,一个叫阿拉伯市场,一个叫欧洲市场。阿拉伯市场街道不大宽敞,建筑也不高,却是喀土穆全城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街道两侧,售货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货架上摆满了剔了骨的牛羊肉,鲜红翠嫩的辣椒,晒得干干的豆角以及蒜头、洋葱等新鲜蔬菜,还有鲜活的鱼虾,芒果、枣椰和其他热带水果更是随处可见。头缠白布的摊主满脸堆笑,热情地向顾客兜售着自己的货物。而不管顾客想买什么,他们都会点头说有,让你先等一等。

而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苏丹的本民族特产,如皮革制品、手工艺品等。非洲的雕刻举世闻名,连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都为非洲原始古朴的雕刻作品而痴迷。阿拉伯市场上有许多出售手工艺品的店铺,里面摆满了用象牙、黑木、羚羊角、犀牛角等雕刻而成的各种人头像或动物。看上去不那么好看但游人们还是想选一两件带回去,给自己的家庭增添一点阿拉伯风情。漫步在熙熙攘攘的阿拉伯市场里,随时举头望去,几乎都能看到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尖塔。

喀士穆城中清真寺的密度很大,赶得上中国城市里的中等商场,一到了规定的祈祷时间,哪怕是正在谈一笔重要的生意,虔诚的穆斯林也要立刻拿出随身带的垫子,面向圣城麦加的方向倒头就拜。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里,这种情景并不稀罕。而在喀士穆的阿拉伯市场上,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差异,那就是这里的妇女不像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妇女那样戴着黑色的面纱,只是在遇见陌生人时,才用白色长裙的袖子轻轻遮盖一下自己的脸部。

顾名思义,欧洲市场的“洋味”要浓一些。这里的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建筑,店铺里的商品有很多外国货,英国的布匹、日本的电器、瑞士的钟表,似乎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外国的游客来到这里都想买一点当地的*金首饰。苏丹是非洲有名的产金国,*金储量十分丰富,欧洲的殖民者大为垂涎,只是由于道路不明,他们一直没有搞清确切的*金产地,才使它免去了被大肆掠夺的劫难。因为盛产*金,欧洲市场上便出现了很多金店。这里的*金首饰 的特点就是粗犷。手镯最细的也有铅笔那么粗,项链上的金牌赶得上古代盔甲上的护心镜,耳环也是不厌其长,不厌其大。

它们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富有民族色彩,每件首饰上的每一处,都精雕细刻着各种非洲人喜爱的花纹图案。与阿拉伯市场相比,这里要少了很多市井的喧嚣,人们来这里除了购物,还可以到旅游公司、机票代理处等地方办些事情。它们一个个门面都不大,却很有深度。从玻璃门望进去,宽大的楼梯扶摇而上,消失在幽暗之中,给人以神秘的感觉。这些楼房大都很有些年头了,大门上的铜质的门环不被人碰的地方竟生着淡淡的绿锈。苏丹这个地方干燥少雨,门环居然能生出锈来,正好能说明它的年代相当久远。

看完苏丹的大街,我们再去印度看一看。乔林基街位于印度 的城市加尔各答,坐落在胡格利河以东,马坦公园的东边,与教堂街北端相接。街道两旁大饭店、餐厅、工艺品店林立,现在又称尼赫鲁街。多年前,在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下游东岸,毗连着三个小村庄,其中一个名叫加尔各答。在当地孟加拉语中,“加尔各答”的意思就是“平坦的地方”。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寻找适于海轮停泊的落脚点来到这里建起了东印度公司。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耗资万卢比,在这块平坦的沃土上建起了威廉大城堡。出于安全的考虑,英国首任孟加拉行*长官克莱武下令将城堡周围的丛林一律砍光。这样一个破坏环境的野蛮举动,在当时还不至于遭到谴责,而世界上 的街心花园——马坦公园,就这样拓展出来了。马坦公园位于胡格利河和乔林基街之间,占地公顷,南北长达3千米,比纽约的中央公园还要大得多园内绿荫蔽天,草木扶疏,历来都是市民休憩的 去处,也是外来游客游览市容的理想起点。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曾计划将加尔各答建成一座豪华的首都,所以把很多欧式建筑都集中建在马坦公园周围,使它赢得了“宫殿之城”的美称。

在马坦公园东南角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建筑物,它就是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而建造的维多利亚纪念馆。它用乳白色的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在萋萋芳草的衬托下,仿佛一艘荡漾在碧波上的白船。每到春季的夜晚,这里还有英语的声光表演,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纪念馆的正门前,维多利亚女王的铜像高高地端坐在宝座上,她背后主体建筑的圆顶上立着一尊6米高的胜利天使雕像,摆着吹奏胜利号角的姿势。纪念馆中的展品所展示的无非是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所创建的辉煌业绩”而从另一个角度,这些全都是殖民统治的罪证。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hy/246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