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羚羊木雕,30年前的疑惑解开原来万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515697.html

30年后看羚羊木雕:被改变性别的孩子

《羚羊木雕》应该是我上中学时学的第一篇课文,所以印象极为深刻。大意是主人公“我”把父亲送给“我”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注意这个“芳”字带草字头,一般用作女性名字(元芳你退后),所以这篇课文的设定也变成了两个女孩子之间的故事。之后“我”的父母发现后勒令“我”把它要回来——因为那羚羊木雕十分贵重,故事的最后是万芳的妈妈批评了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

关于这个故事有两种细节,一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时,她很感动于是从兜里拿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二是“我”在去万芳家的路上回忆了两人的友情,提到“我”曾经在操场上把校服裤子弄破,万芳说她妈妈是裁缝,于是就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跟“我”换了,事后还被妈妈罚站了半个小时。当年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是觉得有哪里不对,但是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权威性是不敢置疑的,疑惑一下也就过去了。直到今天偶然读到这本《羚羊木雕》的原作,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那就是,万芳在原作里,叫万方,是个男孩子。而主人公“我”也是个男孩儿。

想想看,一般的女孩儿会在口袋里装一把小刀吗?操场上换裤子更是奇怪啊。如果是个男孩子,那一切就说得通了啊。在书的后记,作者张之路先生很克制地表达了对作品被改动的不满和遗憾,想也是,被选入课本教材本是一件荣幸事,可是作品被这么改动真有些莫名其妙,原作字多适当删减可以,改动人物的性别这操作属实看不懂了。

现在语文教材的编者的确对入选文章有改动权,但是改动得要合情合理,这种改动看不出必要性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chengyaotongcai.com/afhgx/79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