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的文章讲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七大营养元素构成的。给足细胞所需要的原材料,就会启动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的身体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寻求平衡的,疾病与生命是同行的。当我们感受到疾病发出的信号——“症”,就应该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启动自我修复能力,避免“症”的根源——“病”进一步发展。我们讲了《七大营养元素是怎么修复细胞的》,这一篇我想讲讲为什么营养要全面均衡。
很小的时候,外婆外公就常在耳朵边念叨:不要挑食。一句碎碎念的话,隐藏了积累上亿年的智慧!追溯我们人类的演化史,大部分时间是靠狩猎为生,至少有长达万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的祖先,饮食大概是跟杂食的黑猩猩类似的,包括大量的野果、树叶、花朵、树皮、昆虫和肉类等。直到1万年前,从进入农耕社会开始,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一步步驯化了小麦,豌豆、葡萄、玉米、马铃薯等,又一步步驯化了山羊、骆驼、小猪、家禽等。从日出到日暮,人类忙着播种、浇水、牧羊、喂家禽。可惜的是,直到近代为止,农耕时代绝大多数饮食还是少数几种作物。相较于采集时代几十种不同食物可以为生,食物种类已经少得可怜。再看看我们现代快餐文化,再看看我们的素食主义,真是让人无比担忧。更可笑的是,竟然有人把某些慢性病归因于肉类和蛋*。要知道,人类已经吃了几百万年的肉了。
的确,从生物演化角度讲,人类是相当成功的。毕竟,人体存在的 目的是活下来并且繁衍后代,而不是舒服和享受。所以,农耕时代相对更安全更稳定,也便于人类多生小孩和抚育小孩。但是,这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新的问题,比如在漫长的演化途中,人类大部分时间是爬树追羚羊,而不是弯腰除草挑水桶。随之而来的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问题也难以避免。从狩猎时代动物性食物为主切换到农耕时代植物性食物为主,人类的各种慢性病也没有迟到。他们二者怎么联系在一起的?举个简单例子,Omega-3能保护心脏,降低 三酯和减轻炎症。但是能有益健康的,大多是动物性EPA和DHA。植物性的ALA亚油酸转化EPA和DHA的比率非常低。EPA是啥?就单说进入血液后它能生成一种抗炎物质,就已经非常强大了。身体的大部分慢性疾病早期都源自于炎症,比如癌症、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感染等等等等。所以,农耕时代使得我们植物性食物增加动物性食物减少,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之前在《七大营养元素是怎么修复细胞的》文章里讲过,每一类营养元素都在身体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细胞这个层面,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主要是由蛋白质,脂类和碳水构成的,而维生素A、C、E和各种抗氧化物质防止自由基 细胞。从消化代谢这个层面,蛋白质是消化酶的原材料,有了消化酶,我们才能将食物分解成人体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而这些消化酶要在身体里起作用,又必须要矿物质去激活。而三大宏量营养素要正常代谢,也必须要多种维生素的参与。从微生物这个层面,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都跟肠道有益菌有很大关系,而膳食纤维是它们的食物。如果它们吃不饱,离开你这位宿主是必定的。而水分,就更加重要了。帮助人体正常运作,构成消化液,构成血液血浆、帮助营养素吸收、帮助运送氧气、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参与新陈代谢等。
所以,为什么营养要全面均衡?答:人类漫长的演化史上,有长达万年的时间,食物的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农耕时代突然减少食物种类,也仅仅1万年的时间。食物种类越丰富,我们越有可能吸收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也越有可能满足身体所需。而我们的身体,是依靠七大营养元素协同的作用,共同去支撑人体正常运转的。如果缺乏某一类营养元素,我们的机体就很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就比如素食主义者大多缺铁,缺铁会造成人体血红蛋白不足,我们的肌肉和组织就无法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