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真:陶渊明考论
刘奕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1月
ISBN-7---3
定价:98.00元
内容介绍
本书以“诚与真”为主要线索,就陶渊明的生平、作品、精神世界、文学风貌中“重要而又文献足征”的问题与话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陶渊明的历史世界”,分为“生平六考”与“作品六考”,处理陶渊明生平、作品中一些最基本且重要的问题。中编“陶渊明的精神天地”,包括“笃意真古:自我与风度”和“诚之以求真:陶渊明的人生行思”两部分,讨论了陶渊明的自我认知、发展与展示,写作的真诚性,以及他的文化偶像,讨论魏晋玄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陶渊明人生与文学的“真”之境界,并拈出“诚之以求真”一词,以此归纳陶渊明人生哲学与实践的独特面目。下编论“陶渊明的文学风貌”陶渊明的文学,包括“谁识弦上音:主题与风格”和“希声:陶诗的修辞”,就陶诗的“边境”主题、陶诗的力量立论,并在修辞学语境中分析陶诗的修辞方法与特色。全书展示了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深入式研究模式,同时实事求是,考论结合,多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研究及其相关领域内难得的,兼具基础性与前沿性的成果。
作者介绍
刘奕,字摩诃,四川乐山人,任教于上海大学中文系。已出版专著《乾嘉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整理古籍《王文治诗文集》《清诗话全编·乾隆期》《秀岩集》,发表相关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前言1
上编陶渊明的历史世界
章生平六考3
节名字考3
第二节门第考7
第三节初仕考23
第四节镇*参*考27
第五节辞官考41
第六节晚年征辟考46
第二章作品六考56
节“见南山”与“望南山”考论56
第二节“三湘”考75
第三节关于《赠羊长史》的两个问题86
第四节《答庞参*》二首系年93
第五节友人“殷晋安”考
第六节《五柳先生传》写作时间辨
中编陶渊明的精神天地
第三章诚之以求真:陶渊明的人生行思
节自然与名教:陶渊明的玄学之思
第二节真之境: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第三节诚之以求真: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与实践
第四章笃意真古:自我与风度
节陶渊明的“自我”
第二节陶渊明的真与伪——兼论理论运用的适度性问题
第三节五柳与孤松——关于嵇康、孙绰、张湛对陶渊明的影响
下编陶渊明的文学风貌
第五章弦上之音:主题与风格
节疏世之隐与“边境”文学
第二节陶诗的力量
第三节真切与深广:陶诗田园书写的特色
第六章希声:陶诗的“修辞”
节何谓陶诗的“修辞”
第二节形容的尺度
第三节句篇节奏
第四节风格修辞
陶诗与《论语》(代结语)
已发表相关论文、文章一览
征引文献
后记
前言
马一浮先生训示弟子:“庾子山诗云:‘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今人通病大抵不出此二语。人谓钟太傅书沉着痛快,今始深觉其言有味。不唯作书要沉着痛快,作诗亦要沉着痛快,说话做事亦要沉着痛快。须知非‘忠信笃敬’,不能有沉着痛快气象。寻常只作率直会,太浅了。(中略)尝谓严沧浪以‘香象渡河’‘羚羊挂角’二语说诗,深得唐人三昧。‘香象渡河’,步步踏实,所谓‘彻法源底’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于法自在’也。作诗到此境界,方是到家。故以‘香象渡河’喻其实,谓其言之有物也;又以‘羚羊挂角’喻其虚,谓其活泼无碍也。”(《尔雅台答问续编》卷一)这段话无意中已道出陶公精神。陶公一生,不过是无俗心而有真气。他踏实,如香象渡河;超然,如羚羊挂角。所以沉着痛快、超妙博大。
比如写世事自有生灭,当以达观付之这层意思,陈简斋云:“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落笔在微波易定,写其变灭,思深骨劲,自是宋人之笔。老杜《天河》则借物作比兴:“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状天河之明之常,而自见胸次阔远。谢客也说:“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游赤石进帆海》)言下有无穷意味。而陶公则云:“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不假比兴,朴素大方而潇洒自在,转觉胸中无一点尘滓。
陶公如象入水,常人只是浮水而过,如何理解这种彻底之实?他如羊在树,地上痕迹扫地都尽,研究者又当如何追寻踪迹?更难的是,将这至实至虚的二者结合在一人身上,理解之,描述之,剖析之,岂不大难!这本小书借用了美国学者莱昂内尔·特里林“诚与真”的书名,算是此刻我的回答吧。只是陶诗难读。做村塾师的评点易,有透彻之悟、会心之解难;写学术八股文易,翻旧案立新说易,实事求是,探本溯源难。“诚与真”的品目能得陶公首肯吗,不敢确信。
这本小书与其说是我的陶渊明研究,毋宁当视为个人对陶渊明的理解。在学术起步的阶段,我也曾希望自己能厕身学术的潮流之中,对学术前沿非常